中国城建
中国城建

新声丨付海平:区域规模律所的“四有”之度

作者 | 付海平 坤源衡泰管委会主任


2023年,是中国第一家律所设立第40年,也是第一批合伙制律所建所第30个年头,中国律师人数从无到有快速突破了70万大关。


过去的一年,疫情封控解禁后,中国经济社会在变局中寻找机会、应对风险。


似乎每一位身处这个时代的律师,都能够切身地感受到“巨变”在悄然发生。


不论是行业内的竞争加剧、客户的付费能力和意愿的无意识下降、行业强化监管措施的不断深化、AI技术的颠覆性迭代等,都在无孔不入地影响着法律服务行业,影响着每一位执业者。


坤源衡泰过去的10年,经历了整合做大、分所布局、机构优化,律所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,站到了新起点。


相比合并前,律所的人员规模、创收体量都实现了5倍以上的增长,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果实。


如何巩固加深“律所基础”,进一步应对“行业巨变”,也成了摆在每一位坤源衡泰人眼前的命题。


这个春节假期,我在反复思考,对于坤源衡泰而言,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完成自我的升级与迭代?


答案就在律所的“四有”(有专业、有格局、有担当、有情怀)之度中。


专业的精度


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,企业和个人面临的法律问题愈加多元和复杂。


这不仅涉及种类繁多的法律领域,如公司法、知识产权、民法等,还包括法律问题的区域应用。


对律师而言,这就要求大家不仅要精通法律知识,还要熟悉相关行业的业务流程、文化特点及交易场景,以提供更加精准、个性化的法律服务。


同时,客户也对律师提供的服务期待更高的专业标准和价值。


如果律师所提供的解决方案缺乏“精度”,很可能无法满足客户的期待,影响律所的声誉和业务的发展。


这也是我们常说的,要始终“以客户为中心,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”。


因此,我们仍然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一些“精度”提升的具体举措,从选人、鼓励、借力、科技等多维度下功夫。


1.精选绩优素质人才


坚持以法学“双一流”院校为主要生源地,进一步完善律所的人才培养体系,定期组织开展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,不断提高律师的素质和能力。


强化顾问队伍的建设,发挥专家顾问在促进律所建设中的独特作用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。



2.鼓励专业团队建设


很显然,单打独斗、单兵作战很难满足市场需求,更难实现所内交易市场激活,专业团队必然是未来律所的基本“业务单位”。


因此,我们会重点鼓励有专业特色的自有团队组建、倡导有优势互补的律师进行整合、强化内部的合作,通过团队合作,能够从多角度、多层面对案件进行深度分析,为客户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。


对于复杂疑难案件,律所会整合各个团队的优势资源,共同研判,协同解决。


3.加强服务精耕细作


法律服务本质是服务,就要追求客户的满意度。


我们需要与客户进行更加精准的沟通,挖掘客户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,为客户提供“量身定制”的法律服务解决方案。


因此,我们也要开展“服务提升”专项工作,借助法律服务产品大赛、特定的交流培训活动、外部机构辅导等方式,提升我们在服务细节上的“精”。


4.利用科技工具服务


随着技术的发展,律所必要关注和重视AI等先进技术的法律应用,使之成为律师法律研究和案例管理的辅助工具,更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法律文书的准确度。


我们要建构具有坤源衡泰特色的数智化系统,更好赋能律师,服务好客户。


显然,在法律服务行业这个知识和经验至关重要的领域,持续提升“专业的精度”无疑是律所及其律师成功的关键之一。


格局的广度


越是“变化”的环境,就越要站在高位。


我们要站在世界看中国,站在行业看律所。


就要求我们律师不仅要关注眼前的法律事务,也要对行业趋势有深入的洞察力,以及对未来可能发生变化有充分的预见性。


尤其是在面对法律服务全球化、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律师及其所在的律所必须拥有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思考,才能保持竞争优势。


我们强调开放包容、海纳百川的胸怀,以全球化的视野和思维,汇聚人才,共谋发展,也是基于这样的目的。


因此,在格局的广度上,我们必须要关注国际视野、行业趋势、人才融合。


1.增强国际视野


积极争取司法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,与境外优秀律所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,参与国际法律服务项目,不断增强我们的国际化服务视野和能力。


同时,鼓励律师参与国际法律研修、交流,吸收先进的法律实践经验,以跨文化的理解力和全球视野服务客户。


2.参与行业交流


律所鼓励各位律师积极参与各种法律论坛、研讨会及政策讨论,与同行交流思想,共商法律服务的发展趋势。


这种开放和合作的姿态,有助于律所在变化中把握机遇,以更积极的姿态应对挑战。


3.注重人才融合


充分关注上海关于律所制度改革的导向,我们要不拘一格降人才,超越传统的标准和界限,更加开放和包容地吸纳具有不同背景、专业、文化和视角的人才加入,构建多元化的团队。


通过建立包容性文化、定期举办多样性培训和活动,鼓励团队成员相互学习与合作,从而丰富团队视角、增强服务能力,并激发创新潜力,提高法律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效率。


作为一家区域的规模大所,必要提高站位和视野,拓宽“格局的广度”才会拓宽律师执业的广度。


担当的气度


当下,人们期待律所和律师不仅能高效解决案件,还能积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。


“担当的气度”不仅关乎律所的综合实力,更是其社会影响力的体现。


特别是律所经历了新旧交替、快速发展、内部改革等重大调整之后,更加需要勇于担当、敢于担当、善于担当,维护律所的正义和声誉。


1.勇于担当


为了律所更好的发展,曾经对律所有着特殊贡献的创始团队,相继腾出机会给新一代合伙人,这是“担当的气度”。


对于新一代的管理团队、合伙人、律师,更应当一切以“维护律所整体利益”为宗旨,勇于发现问题、面对问题、解决问题,提出建议、拥护决议、践行举措,确保律所的健康稳定发展。


2.敢于担当


对于管理团队而言,更要敢于直面问题,在争议中保持独立思考,用事实和理性推动律所前行。


同时,敢于承担起引领律所文化、提升团队凝聚力的责任,建设一个公正、透明、有担当的团队环境。


3.善于担当


承担责任时能够兼顾智慧和策略,既要坚持原则,也要善于化解问题。


对于有争议的问题,律所鼓励各方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,鼓励开放透明的讨论,让每位成员感受到被尊重和倾听。


律所发展的不同阶段,自然会遇到不同的阶段性问题,不仅考验着管理团队的智慧与策略,更加检验着每一位成员的“担当”,这是律所健康稳定的根基。


情怀的深度


律所之所以能够持续稳步发展,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直以来“注重人文关怀,深切关注员工和客户情感需求”的深厚情怀。


于律所而言,专业能力虽然至关重要,但律所与员工、客户建立的情感连接和信任,是推动律所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。


因此,我们要不断保持情怀的“深度”,就必须在文化活动上、分配激励上、社会公益上、分所发展上齐头并进。 


1.文化活动的深化


律所不仅仅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如年度大会、拓展训练、裸心会等,加强律师之间的情感联结。


更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律所文化,弘扬正能量,强化凝聚力和归属感,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。



2.分配激励的公正


律所实施公正透明的分配政策,确保按照其贡献获得合理的奖励和发展机会。


通过激励机制的持续优化,强化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,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,为律所的长期发展提供强力支持。


3.社会公益的投入


律所积极参与和发起各项社会公益活动,致力于通过专业法律服务回馈社会。


从提供法律援助、创立“前端+后援”的全所援藏模式、民法典宣讲团到联建法治小镇项目,律所通过公益活动彰显了社会责任感,同时也不断加深律师们对律所使命和价值观的认同感。


4.分所发展的支持


对于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和市场拓展,律所支持分所发展,不仅提供知识资源和技术支援,还确保分所能够在各自的地域文化中蓬勃发展。


律所鼓励分所参与决策,合理反馈实际需求,促进总所与分所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,确保各个分所能够同样沐浴在律所文化之下,共同成长。 


通过在这四个层面上的不断努力和优化,律所在专业和人文关怀之间找好平衡点。为促进律所持续、稳定、健康发展,加深员工、客户与律所之间的信任和情感纽带,共同构筑一个更加人性化、有温度和活力的职场环境。


坚守“四有”之度


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,区域规模律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。


坤源衡泰律所发展的经验表明,持续发展的动力不仅源于对专业能力的不懈追求、对行业趋势的宽广视野、对责任的坚定担当以及对人文情怀的深度挖掘,更重要的是这“四有”之度的有机结合、相互促进,才能实现“容融和合、传承致远”,才会实现“聚势谋远、携彦启新”。


这不仅是对坤源衡泰从过去到现在发展的一个总结,也是对其未来展望的一个指引。


在未来,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,律师行业将会面临更多未知的挑战。


只要我们坚守“四有”之度,不忘初心,持续进取,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,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中站稳脚跟,走在时代的前列。


这是属于坤源衡泰律所的故事,也一定会为我们照亮一条持续发展和自我超越的路径。